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红鲤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短篇小说阅读

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短篇小说阅读

rs90 著

现代都市连载

长篇军事历史《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男女主角朱英蒋瓛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rs90”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因为这天下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也没有千古永固的江山。当今陛下虽然厉害,哪怕是纵观古今也是排的上号的有能力的帝王,可终究是人,人力何以胜天?”“难道他想凭一人之力算尽千古事,算尽天下人么?”“制度是人定的,不同的时期需要出现不同的制度,无论是农户,工商户或是士族户皆有其用。”“农户生产粮食,粮食充沛才能使得天下稳定。工商户促进的是天下经济活力,以农为......

主角:朱英蒋瓛   更新:2024-05-17 22:50: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英蒋瓛的现代都市小说《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短篇小说阅读》,由网络作家“rs90”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长篇军事历史《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男女主角朱英蒋瓛身边发生的故事精彩纷呈,非常值得一读,作者“rs90”所著,主要讲述的是:因为这天下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也没有千古永固的江山。当今陛下虽然厉害,哪怕是纵观古今也是排的上号的有能力的帝王,可终究是人,人力何以胜天?”“难道他想凭一人之力算尽千古事,算尽天下人么?”“制度是人定的,不同的时期需要出现不同的制度,无论是农户,工商户或是士族户皆有其用。”“农户生产粮食,粮食充沛才能使得天下稳定。工商户促进的是天下经济活力,以农为......

《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短篇小说阅读》精彩片段

《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中的人物设定很饱满,每一位人物都有自己出现的价值,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引出了佚名的故事,看点十足。《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这本连载中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穿越、历史、历史古代、佚名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小说目前更新到了最新章节第59章 用人不疑,已经写了132020字,喜欢看穿越、历史、历史古代、 而且是穿越、历史、历史古代、大佬小说的书友可以试试。

书友评价

作者睡了吗,我还没睡,你猜我为什么没睡

写的挺好的,就是可惜还没被大众发现,作者就不写了,难啊,我还想看啊[快哭了][快哭了]

加油啊,至尊宝,一下更的快一下更的慢的[奸笑]

热门章节

第14章 暗卫

第15章 脱销

第16章 论国策

第17章 目光的局限性

第18章 迷茫的老朱

作品试读


“市场价一百两一瓶那咱就将价格提升到五十两,六十两,就是不提到一百,始终给中游和下游留有利益空间,让他们始终在我们的下面赚钱。有利益就有动力,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忍住赚钱的渴望,将每年的产量控制住。若是天下每年需要醉仙酿为一千,那我们就只卖五百,哪怕我们能产一千五,我们也只卖五百,始终让酒客处于有钱难买酒的状态....”

“所谓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此乃经商之根本。”

朱英意气风发,侃侃而谈....

说的可以说是一个酣畅淋漓!

穿越十年,也憋屈了十年,自己拥有远超这个时代的能力,有远超这个时代的产品,有远超这个时代的想法认知,可偏偏局限于时代,没有背景就等于没有了一切!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这种感觉,不亲身经历是无法体会的。

而如今,自己终于可以酣畅淋漓地大展拳脚了!

一旁,老朱已经听呆了....

自己这大孙,好像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更加优秀!而且是优秀得多啊!

“供不应求,价格上涨....供大于求,价格下跌....”

老朱喃喃自语,只感觉越是念叨越是感觉这句话之中所蕴含的道理之深奥....

以老朱的阅历,早已不会局限于话语本身了,在听到这句话的第一时间老朱就联想到他处....

老朱原本沮丧的内心之中顿时升腾起了一股子希奕....

“大孙,昨日你说这朝廷户籍之弊病,咱回去也想了想,确实是如此,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解决的法子.....”

“解决法子?爷爷你不用想了,这玩意儿本身就是无解的。”

“无...无解?”

老朱有些不可置信。

“对啊,你要知道陛下划定这户籍制度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稳固天下,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在自己的位置上,他们的后人也在自己的位置上,一成不变。如果一切各司其职没有任何外在风险的话说不定可以成立,但实际上会碰上很多的问题。”

“比如君主昏聩,外敌入侵,天灾人祸,一切的一切都会导致这个体系出现不稳定,一旦出现不稳定的时候,抗风险能力越弱的群体就必然会受到损害,随着日积月累,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矛盾爆发是必然。”

朱英解释道。

“那咱...咱要是改呢?”

“改?改什么?”

“这制度开始之初就已经注定了结局,因为这天下本就没有一成不变的事,也没有千古永固的江山。当今陛下虽然厉害,哪怕是纵观古今也是排的上号的有能力的帝王,可终究是人,人力何以胜天?”

“难道他想凭一人之力算尽千古事,算尽天下人么?”

“制度是人定的,不同的时期需要出现不同的制度,无论是农户,工商户或是士族户皆有其用。”

“农户生产粮食,粮食充沛才能使得天下稳定。工商户促进的是天下经济活力,以农为主稳定有余但爆发不足,而这就需要工商户弥补,就如我大明,重农抑商则朝廷无钱,百姓少银,但粮食充沛,国家安定。而看前朝大宋,商业发达则国有余银,虽人少地小却远富我大明多矣。这就是商户的作用。”

“天下要稳定,那便重农抑商,天下要发展,那便鼓励商业。这些政令是需要上位裁决的。当然,定死也有定死的好处。”

小说《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

资料说明:看到有反馈粮食成本的问题,事实上酿酒行业哪怕是今天利润率也是非常恐怖的,更别说大明时期售价二十两了,二十两约等于现在的两万块了,一个壮劳力种地一年也就是7到15两收入,折合现在的7000到15000年收入。可见主角定价之高。那我们再来算算大家说的米的成本。

洪武时期一石大米约等于0.5两银子,1石白米折合明朝时候的计算方式为120斤,但古代的一斤等于十六两,我们现在的计数方式是一斤十两,所以如果换算成现在我们理解的斤其实明洪武时期一石粮食约等于190斤左右即(120*1.6)。

好了,在这个基准下我们继续往下计算。朱英酿酒一天需要多少粮食呢?

已知朱英酒厂日产酒水一万斤(为方便计算和理解无论文中还是现在此刻我用的都是我们现在的斤两换算法,所以大家看的时候也可以直接忽略古代计数,我都已经换算好了的。),传统酿造白酒的出酒率差不多就是一斤粮食三两酒,一万斤酒水需要粮食约等于三万三万千百三十三斤,算上损耗,我们按照每天消耗四万斤粮食来计算。

四万斤粮食换算成‘石’那就是“40000除以190”等于210.52631578石粮食,算多一点那就是约等于211石粮食。

根据以上资料,明朝211石粮食等于多少钱?211除以2等于105.5两银子。

综上所述,每天只需要价值105.5两粮食即可酿造出一万斤酒水,而一万斤酒水朱英酒厂纯利润为十万两银子,相对于这个利润而言,成本就可以忽略不计了,就是个零头。先前写的时候我算过,但没有写出来,不过看大家有不少不理解所以现在附上,大家可以参考一下。数据大致上都是没问题的,不会有太大偏差。一万斤酒听起来多但其实就等于五千千克,也就是五吨,也就是一头大象的重量,这么换算是不是就可以有概念了?并不算太重其实。

当然,以大明粮食的重要程度主角的行为必然会引起连锁的效应,蝴蝶的翅膀已经煽动,会发生什么,大家继续往下看吧。另外就是这书有些地方我会严谨,但同时里有些地方我也会一定程度脱离严谨,牺牲一部分严谨服务于剧情和爽点。

感谢大家支持!

“小爷,怎么了?”

一旁的蒋瓛见朱英一直锁着眉头便开口。

“蒋叔,你帮着去看着点爷爷吧。”

“.....??看老爷?”

“是啊,我总感觉爷爷他对于当今陛下太过信赖了一些,这样是要吃大亏的!”

朱英目光凝重,眼中充满了忧虑....

蒋瓛:“.....”

方孝孺:“.....”

两人齐齐无语住了....

“小爷,没...没这个必要吧?”

“有必要!太有必要了!你是不了解当今陛下,涉及金额这么大的生意,我担心爷爷和陛下冲突起来,你帮着去看看吧。”

“小爷,不会的,老爷他不会和陛下冲突的,他们关系硬的很啊。”

“再硬也不成啊!行了蒋叔,你听我的,去看着点爷爷,让他冷静些,别冲动,咱惹不起。”

“额....那这...好吧....”

蒋瓛只得应允,然后离去....

.....

蒋瓛离去后,宅院里就只剩下了方孝孺和朱英。

朱英的目光落在了方孝孺身上,这会儿才好好打量起了老爷子介绍过来的账房先生.....

看上去样子倒是挺文气的....

“小爷。”

方孝孺主动上前,满面笑容。

小说《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应天府城南,一处破败的房子里....

房子已经非常破旧,屋顶都已经坍塌了,院子里长满了杂草,墙角的位置有一个已经枯败腐烂的树桩....

“应该就是这里了,给我挖!”

蒋瓛看了看四周,地点和朱英所描述的一样,还有环境也是。这次他亲自带了十来个便装锦衣卫,带着铁锹。

在得到老大的命令之后锦衣卫纷纷开始以行动起来,抡动锄头铁锹。

掘地三尺,随着最上层的草皮被翻开,下面的泥土露出了被翻动的痕迹....

不多时,一个大箱子就被挖了出来....

“指挥使,挖出来了!”

“嗯,打开!”

蒋瓛点头示意众人将箱子打开。

锦衣卫上前。

箱子被打开。

阳光照射在箱子内,闪动的光芒顿时闪亮了全场....

“这.....”

此时的蒋瓛已经愣住了,看着面前这个装满了银子的大箱子,整个人都陷入到了呆滞状态....

看着眼前的纹银,蒋瓛瞳孔猛地收缩。

抄家是锦衣卫的本职工作,蒋瓛当了一辈子的锦衣卫,在没有当指挥使前前世身处抄家第一线的锦衣卫,对于眼前的这些银两数目判断十分准确,完整的纹银只需要大概看一眼蒋瓛心里就大约可以把数值估计得八九不离十。

也是因为这样,所以蒋瓛才感觉到震撼!

万两!

这箱子里绝对有万两白银!

不是说蒋瓛没有见过钱,作为锦衣卫头头,在老朱的严厉监管下虽然不敢贪墨,可能自己兜里是没有万两白银,可抄家见过的白银,在手头流过的白银可多了去了,寻常的一万两银子放在蒋瓛面前完全不以为意。

可关键是这一万两银子他的来路不寻常啊!

这可是朱英的个人财富!

一个八岁从棺材里爬出来,得了失魂症流落人间的皇孙,在没有户籍,在大明黑户的身份下摸爬滚打十年,期间遭到了多次生意被抢,被针对,遭受不公平的待遇的情况下,短短十年的时间,攒下了万两白银?

我滴妈!

了不得!

皇孙了不得啊!

单单是一万两银子蒋瓛并不觉得有什么,大明能拿出一万两银子的人多了去了。可要是加上这么多的前缀条件,这一万两银子就足以让人为之震撼了!

这是什么样的能耐?

这本事....

蒋瓛彻彻底底被震撼了!

“大人?”

一旁锦衣卫的声音把蒋瓛从震撼中拉回了现实。

“把这箱子抬到马车里,随我入宫!”

“是!”

原本这些钱蒋瓛拿出来之后是准备第一时间给朱英给送去的,可现在临时蒋瓛改了主意。

这般大事,必须先上报陛下啊!

......

马车在应天府大街上快速行驶。

很快蒋瓛便入了宫门....

.....

皇宫之中。

朱元璋刚见完蓝玉。

这一次见蓝玉和以往见蓝玉老朱的心情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蓝玉依旧是有些跋扈,有些居功自傲。以往的时候老朱并不在意,武将居功自傲是常有的事,只要不太过分基本都能容忍。小事情而已。再者蓝玉是自己留给儿子的班底,留点毛病也好,至少日后要对其出手的时候自己儿子也能找到理由。

可这一次相见,老朱的心里却忽然意识到了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太子死了!

原本蓝玉是留给太子朱标的班底,太子从小看着自己戎马,和淮西武将关系很不错,满朝武将几乎都已经纳入其麾下。有能力,有威望。可以说有朱标在,老朱是非常放心,朱标有威望也有那个能力压住整个淮西勋贵集团。双方是利益共同体,有蓝玉在,任何有可能威胁朱标位置的人和势力都会受到其以及其背后集团的毁灭性打击。

远的不说,就说燕王朱棣,蓝玉和其可以说就是死敌,一直掐架不对付。

但现在情况大为不同了。

太子一死,蓝玉成了脱缰的野马,整个淮西武将以蓝玉为首,随着自己那帮老伙计一个接一个离开,蓝玉成了朝堂上话语权最重的武将.....这匹野马该由谁掌控?又能否有能力掌控这匹野马?

想到这些,老朱开始有些头疼了....

三言两语打发蓝玉离开之后老朱陷入了有点郁闷的状态.....

当今天下,能掌控蓝玉的算来算去居然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自己!

本身蓝玉就是为标儿留的后手,那自然除了自己之外能掌控他的只有标儿。可现在标儿去世了....

大明未来要交给谁?

交给自己那几个儿子吗?

秦王?晋王?燕王?

想到老四燕王朱棣的时候老朱心里稍稍有些意动,可很快就把这个想法给否了。

“老四的能力倒是够,只是....”

世人都说老朱只看中太子,事实上这话有失偏颇。准确地说应该是最看重太子。

太子朱标是老朱花了最多心血,用了最多心思培养的,是未来大明的继承人,自然是最看重的。可其他的儿孙老朱同样也十分重视。

作为一个从底层爬上来的皇帝,哪怕是当了皇帝老朱本性深处的思想也依旧没有变化,很朴素的农人思维。

老朱希望儿孙能够不饿肚子,所以颁发了祖训,朝廷给老朱家的人发钱,用钱养着儿孙。这是老朱对于子孙最朴素的想法。

而和普通家庭的父亲一样,老朱希望家庭和睦,希望自己的儿子都能和和气气的。

他也明白生在皇家的命运,由于担心和历史上的皇室一样,担心自己的儿子在自己死了之后同室操戈,所以早早就开始了谋划。

好在长子能力强,在兄弟之间又很有威望,所以老朱的担心逐渐消散给太子留一个靠谱的班底,其他几个儿子怎么也翻不了天!

而随着问题的解决,取而代之的产生了另一种想法。他希望兄友弟恭,互相扶持。

好,既然其他儿子都服大儿子,大儿子也有那个能力掌控自己的几个儿子,而自己的几个儿子都挺有才能,老二秦王朱樉和老三晋王朱棢都有不俗的领军才能,而其中,老四的军事才能尤其强,作为被徐达一手带出来的儿子,老四的军事才能纵观天下也就只有蓝玉能与之媲美!虎父无犬子啊!这么好的才华不去施展一番那不是暴遣天物吗?封边陲,为国征战!

一个个王爷被调往边陲,王爷守国门护大明万世基业。这是老朱的想法。都是一家人那就要齐心协力相互扶持。

一切的计划都非常完美。老大的性子又和气,几个儿子也都服他,日后自然也就不会出现同室操戈的情况。一个个王爷虽然有点兵马,可这些兵马受朝廷节制,同时相互之间也互成犄角,相互牵扯。

老四想造反,其他人都不会同意,同理,也是如此。任凭你才华通天,也别想翻起什么浪花。

计划是非常完美的。

可老朱千算万算却没有算到,自己的大儿子居然先自己一步就去了!

太子朱标,这一切计划的最核心的存在。

这一切的假设都需要在太子朱标继位的核心条件下才能成立,而现在最核心的一环没了!

自己让其他儿子继承皇位?

剩下几个必然不服啊!

老四才华倒是绝佳,可他只是老四,老二老三能服?这俩的军事才华也不是盖的啊。

老二不用说,作战勇猛,杀人不眨眼又是个火爆脾气,也就只有老大能压一头。

老三是个闷葫芦,看起来好像唯唯诺诺,可事实上心里傲着呢,他只是不想和大哥争皇位,可要是换成老二,这丫的估计等咱死了之后立刻就能换一副嘴脸....老三也不是个好相与的主....

老四就更别提了,这小子咱老早就看出来很不安分,要是给个几十万兵马,自己都有机会当太上皇....

想到自己这几个糟心的儿子,老朱一阵头疼....有时候儿子太优秀也是烦恼,特别是这几个人最服气的大儿子还没了的情况下....可以想象,任何一个上位同室操戈都不可避免。而且这几个那是和老大一点也不像啊,和仁慈半点都不沾边,一旦一人争斗获胜,自己的其他儿子大概率是惨了....

退一步,抛却私人感情,站在整个大明帝国的角度上看,老二老三老四也都不是当皇帝的好人选。

三人打仗那都是一等一的好手,尤其老四,非常勇猛,简直和自己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可要是说到理政....

大明已经打了这么多年了,好不容易攒点家底,真要是这三位上了位,穷兵黩武的话....咱留下的底子全打光都不够啊....

于公于私,都不能从自己这三个儿子里选太子了....

可不选三人的话....那就是从允熥和允炆里选....

淮西勋贵以蓝玉为首,蓝玉和常家又是姻亲,常遇春是蓝玉姐夫,蓝玉是常遇春小舅子,是故去的太子妃常氏的舅父,按辈分算的话朱允熥得叫蓝玉一声舅姥爷。

“若是允熥这孩子能争气些便好了....”

老朱悠悠叹了口气。

想到朱允熥,老朱唯有叹息。

自己这孙儿简直就是不争气的典范,倒不是说染上了什么坏毛病,就是字面意思,不争气!性子软弱。而这是为君者大忌!

这要是让允熥当了皇帝,那以蓝玉这嚣张跋扈的性子....允熥能镇住这舅姥爷?

显然不现实。那不就重演汉室之乱了?

老朱没文化,但当上皇帝之后就开始读起了史书。那谁不是有句话么,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往往都会重演。老朱怕的就是这点。

他希望通过读历史找到曾经王朝落魄失败的经验,而大汉的衰亡和外戚就有着巨大的关系,对于外戚,老朱尤为警惕。

“允熥继位,不杀蓝玉这厮那岂不非重演外戚之乱了?”

“可要是允炆继位....”

老朱喃喃自语。

“允炆继位的话....那蓝玉.....这厮就更该死了啊!”

小说《开局太子身死!他是皇室唯一继承人》试读结束,继续阅读请看下面!!!



时光荏苒,又是一日。

五月的天格外的湛蓝而明亮,阳光炽烈而温暖,高悬在空中的烈日散发着和煦的光照耀着大地....

街道上,满是熙熙攘攘的行人,马车喧闹的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声和行人的脚步声相互交错仿佛一段段杂乱又华美的乐章....

.....

“爷爷,你怎么来了?”

朱英正在刚搬进去的新家里和七八十个锦衣卫忙活着...

“怎么?不欢迎爷爷?”

老朱笑了。

“这哪能啊,欢迎,当然欢迎。”

“乖孙今天第一天卖酒,我这个当爷爷的怎么着也得亲自到场才是啊。”

老朱心情不错,自从朱标去世之后老朱脸上的笑容就越来越少了,白发人送黑发人再加上繁重的政务以及大明帝国那不明的未来,一切的一切都压在这个老头的身上,让他有些不堪重负无法喘息。唯有看到朱英的时候老朱才会感觉到一种别样的放松。

也不知道是为什么,看着眼前这个和儿子样貌极为相似行事风格却又迥然不同的长孙,老朱总是时而产生一种错觉,好像自己的大儿子还在,好似朱标还活着....

“卖个酒水而已,爷爷你也太大惊小怪了。”

面对朱英的调侃老朱只是笑笑。

“老爷。”

一旁,蒋瓛躬身低眉打了声招呼。

“酒水什么时候开始卖?咱要去酒楼不?”

老朱好奇。

“不用爷爷,这酒水都已经开售半天了,我们等着收钱就得了,销售的事情那些个酒楼掌柜会解决的,我的法子都已经写好给他们了。”

不等蒋瓛开口,朱英打断道。

“哦?咱大孙还给了卖酒的法子?”

老朱来了兴趣。

“那是自然。”

“怎么卖?”

老朱好奇的目光落在朱英身上。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让每家匀出十瓶酒水免费赠送,每瓶酒水倒成一百小杯,但凡是有想尝尝味道的都可以尝试,每人一杯喝完为止。我对醉仙酿有信心,只要让大家知道这酒水好喝,不愁卖。”朱英说道。

“这法子倒是不错。”

老朱眼前一亮。

“是啊老爷,您就想想那醉仙酿的酒香,那等香味莫说是喝了,就是倒出来在那头一摆也够了。”

一旁的蒋瓛也忍不住开口。

老朱点了点头表示认同。

确实是这样。醉仙酿他也喝过,见识过拿浓郁无比的扑鼻酒香和寻常的酒水全然不同!这醉仙酿的香味和味道就是最好的酒水宣传啊!

喝过醉仙酿再去喝别的酒水,那就像是喝白开水一样索然无味....

......

“头儿!头儿!”

就在三人说话的功夫,王潮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

刚进门王潮就看到了正看着自己的老朱,顿时打了个哆嗦。

“见...见过老爷。”

王潮赶忙行礼。

“罢了,起来吧。小王,你这慌慌张张的做什么?”

老朱没有在意王潮的失礼,反而是对刚刚王潮的表现有些好奇。

作为锦衣卫,尤其是宫中的锦衣卫,大部分的事情都已经很难让他们兴奋了,更何况王潮还是堂堂锦衣卫千户。

“卖...卖完了!”

“酒水全都卖完了!各个酒楼都让加货呢!”

“???”

“什么玩意儿?卖完了?不是安排了两千瓶的酒水吗?”

一旁的蒋瓛一脸懵。

“是啊头儿,刚开始卖的时候还行,买的人不多,但有人去尝了尝免费的小杯酒水之后整个场面直接就炸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酒水全都卖没了!”

王潮激动地形容着酒楼的盛况。

“一瓶酒水卖的多少银钱?是不是酒楼降价了?”

蒋瓛不由问道,有些不敢相信。

“头儿,价格没有问题,按照小爷说的一瓶二十两,各个酒楼的掌柜已经将酒水的钱给分润好让我送来了,总共两千瓶,每瓶小爷赚十两银钱,总共两万两银钱。”

“啥玩意儿?两万两?”

一旁一直听着的老朱顿时坐不住了。

一刻钟....赚了两万两?

我去!

这卖酒这么赚钱的吗?

老朱不敢相信。

“乖孙,好本事啊。”

老朱看向朱英,眼中满是赞许。

虽然老朱也觉得这酒水好,可这酒水刚开始卖就如此火爆是老朱万万没有想到的,一刻钟血赚两万?咱的大明这般有钱了?

老朱不敢相信。

这些年以来朝中的财政一直吃紧。大明各地也是不断出现各种事情,今天这边出了旱灾,明天那边就是出了洪涝,时不时再来点蝗虫过境再加上边疆战事....每年朝廷收税两三千万两银钱完全不够填补空缺的。

为了能够节约银钱,老朱只有自己以身作则节约了,宫中每个月的吃穿用度总花费也不过是两三千两,这可是包括了所有的太监宫女以及皇家人的消费!不说吃不饱饭吧,至少铺张浪费是不存在的。

自己整个皇宫上千人的花费才两三千两一个月,咱大孙一刻钟就赚了两万两?

虽然老朱看不起商贾,但自己人就不一样了。咱大孙做的生意那叫商贾之事吗?那叫扩展皇家财政!

“爷爷,若非您帮忙,我这便是能赚银钱也是守不住的。”朱英挠了挠头,扭头看向蒋瓛:“蒋叔,去取一半银钱给爷爷。”

“大孙咱不用....咱...”

“爷爷你就收着吧,当今陛下挺抠门的,您虽然地位高,但孙儿也明白您手头肯定是不宽裕,日后这卖酒水的钱孙儿有多少爷爷您就有多少。您就安心收着,就当是孙儿给您的养老钱。”

老朱话刚说一半就被朱英给打断了。

听着这番话,老朱心中不由一暖....特别是那句孙儿给您养老,瞬间就戳中了老朱的内心,眼眶眨眼间便泛了红....

“爷爷你就收下吧,等以后孙儿还能赚更多更多的钱,您不嫌弃我是个流民拿我当孙子,那孙儿也一定争气好叫爷爷你明白孙儿也不是吃干饭的,没有白认我这个孙儿。”

“这....”

老朱被朱英的一番话给说的愣在了当场.....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