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老汉吧嗒两口烟袋,把在江石村发生的事细细道来。
得知到闺女的遭遇后,曹老太吓得差点梗过去,嗷了一嗓子,总算强撑住,把脸埋到襁褓中哭嚎起来。
“我苦命的闺女,你咋就那么命苦……”
桃桃被吵醒,感觉脸上湿漉漉,扑闪起浓密的睫毛,拧起眉头沉思。
她虽然年纪小,可也听得出来,外婆这句话好像是废话?
“没有这么欺负人的!”
李光耀气得当即就要去江石村找老夏家算账,被李老汉一个眼神止住。
“你去了有什么用?是打他们一顿,还是被打一顿?都是当爹的人啦,咋还没长脑子!”
李光耀重重地捶了下土墙,闷声道:“我就是替我姐感到委屈!”
听他这么说,李老汉面色稍霁,扫视圈众人后,把自个儿的打算道出。
“老夏家容不得秋萍母女,继续留在江石村,迟早会被他们害了。
我既然把人带回来,就没打算再送走,你们几个兄弟,要是有啥子想法,大可以说出来。
实在不行,我跟你们娘带着光宗秋萍他们单过也成。”
此言一出,李光耀立马就急了。
“爹,你这说得是啥话!咱家里,还能缺二姐那口饭吃吗?要换我说,早就该把他们接回来,也省了这一年的罪受!”
李老汉叼着烟嘴不语,把目光转向老三家俩口子。
其实他心里都有数。
老李家四个孩子,老大李光宗前些年因着一场意外,被碰坏脑子,往后始终痴傻如六岁孩童。
媳妇又跟人跑了,膝下只一个十四岁的闺女,平日里还需旁人照顾,自然没有发表意见的可能。
李秋萍则排行老二,亦是老李家唯一的闺女,虽然称不上受尽宠爱,少时却也没吃过啥苦。
老四李光耀才二十出头,正是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年纪,性子却是最好相处,媳妇小曹氏又是个话少的,完全不用老俩口多顾忌。
李老汉方才那些话,主要还是讲给老三两口子听。
长子本就拖累着家里,倘若再把闺女一家留下,难免他们不会起意见。
这老三李光盛呢,长得黑瘦,平日里是个锯嘴葫芦,关键时刻,好歹没掉链子。
“爹,让我二姐她们安心住家里,万一老夏家找过来,还能有个帮手。”
刘氏横了眼丈夫,到底没有唱反调,只是吊着嗓子问:“大姑姐要是搬回来,那留在村里的宅子田地,岂不是都便宜他老夏家呢?”
“这可不行啊!”李光耀也忿忿不平,“咱得回去趟,想法子把东西全卖咯!”
“哪还有田产吧,能卖的早就都卖了……左右老夏家占不到便宜。”
此事李老汉早就盘算过。
水患成灾,如今哪家不是做着逃亡的准备?
若非碰见闺女的这档子事,老李家原也是考虑着是否要搬迁。
那等乡下宅子,黄泥巴混茅草,本就不值几个大钱,老夏家既然想要,且留给他们,至于能不能住上,就得看命了。
李老汉心下犹豫,到底没有立马提出北上的打算。
闺女虽沾了桃桃的福气,总归是刚生产过,该坐的月子,还是得坐。
当即让曹老太收拾出一间空房,留给李秋萍母女仨住。
老李家的条件其实也算不得好,能住人的屋子,起先只有三间,后来李秋萍出嫁,儿子又各自成家,这才又起了一间。
如今曹老太带着大孙女住一间,李老汉跟大儿子住一间,其余两房各住一间。
眼下突然多出三人,还真不好安排。
李老汉说完,被曹老太觑了眼,自个儿也反应过来,摆摆手。
“行咯,我跟光宗睡柴房,左右现在天热,先凑合着过吧。”
至于以后,还不定是个什么光景……
“委屈爹跟大哥了。”
李秋萍随曹老太,并非是那要强的性子,来的路上,各种思绪纷飞,没想到最后竟如此轻而易举地被接纳。
眼见大哥绕着曹老太转圈,吵着要抱一抱小外甥女,曹老太却虎着脸不肯,嫌弃他手底下没个轻重,两个弟弟亦是乐呵呵看着,脸上只有发自真心的喜爱。
李秋萍瞬间红了眼眶。
娘家婆家都是家,可真正把你放在心上的,才能称之为一家人。
她不怪丈夫愚孝,却也没法再把孟老太当亲人对待。
“既然你们都同意,那往后,谁要是敢闹出幺蛾子,可别怪我不留情面!”
姑子回娘家,最是容易闹出矛盾,李老汉把话说在前头,也是怕他们姐弟几个生出间隙。
所谓家和才能万事兴,老李家虽穷,该懂的道理,却是一样不会落。
刘氏张张嘴,明显感觉到大伙儿都在瞄自己,干笑声:“爹,我懂的。”
曹老太没做声,把桃桃还给李秋萍,着急忙慌地去灶房下面条。
她咬咬牙,窝了三个鸡蛋,准备让乐丫头吃一个,闺女吃俩。
至于老头子,有面条吃都是沾光。
“你们也别眼热,咱家谁坐月子,都有这待遇,本来秋萍要是不回来,咱娘家人还得再搭一只鸡,如今只出些许鸡蛋,可是赚大发呢!”
这话不假,因而刘氏啥也没说,笑着去帮忙烧热水。
等忙活完,众人各自回屋歇息。
李光盛靠在床头发了好久呆,刘氏进来,见他这副死样子,不由抱怨。
“本来家里就没剩多少余粮,一下子又多三张嘴,往后的日子可怎么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