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红鲤小说网 > 现代都市 >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朱元璋蒋瓛结局+番外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朱元璋蒋瓛结局+番外

今年不当菜鸟 著

现代都市连载

李善长向着朱允熥的寝宫内部而来。他手持诏书,挺身直背,颇有意气风发的一面。如今这李善长在宫中可谓是权势极大。赵有容始终是妇道人家,听到李善长此时前来终究是慌了神。“殿下......”一只温暖的手掌握住了赵有容的手,朱允熥虽然此时身体抱恙,但是看起来无比地淡定坦然。“爱妃,别怕。”只是这么一句话,便让赵有容安下心来。此时,李善长也来到了居室,他不忘臣子的礼节,朝着床榻上的朱允熥行了一礼。“参见殿下!”朱允熥咳嗽了几声,病怏怏的说道:“李相不必多礼。”李善长见对方小脸煞白的样子,脸上浮现一副颇为同情的表情:“殿下,皇上于昨日殡天,留下遗诏立燕王朱棣为皇帝,如今燕王已经入主金陵,暂代摄政王,允炆殿下逃出金陵,目前尚未追回。”“燕王性格仁厚...

主角:朱元璋蒋瓛   更新:2025-03-12 16:1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朱元璋蒋瓛的现代都市小说《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朱元璋蒋瓛结局+番外》,由网络作家“今年不当菜鸟”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李善长向着朱允熥的寝宫内部而来。他手持诏书,挺身直背,颇有意气风发的一面。如今这李善长在宫中可谓是权势极大。赵有容始终是妇道人家,听到李善长此时前来终究是慌了神。“殿下......”一只温暖的手掌握住了赵有容的手,朱允熥虽然此时身体抱恙,但是看起来无比地淡定坦然。“爱妃,别怕。”只是这么一句话,便让赵有容安下心来。此时,李善长也来到了居室,他不忘臣子的礼节,朝着床榻上的朱允熥行了一礼。“参见殿下!”朱允熥咳嗽了几声,病怏怏的说道:“李相不必多礼。”李善长见对方小脸煞白的样子,脸上浮现一副颇为同情的表情:“殿下,皇上于昨日殡天,留下遗诏立燕王朱棣为皇帝,如今燕王已经入主金陵,暂代摄政王,允炆殿下逃出金陵,目前尚未追回。”“燕王性格仁厚...

《大明:老朱假死后,我登基哄堂大孝朱元璋蒋瓛结局+番外》精彩片段

李善长向着朱允熥的寝宫内部而来。
他手持诏书,挺身直背,颇有意气风发的一面。
如今这李善长在宫中可谓是权势极大。
赵有容始终是妇道人家,听到李善长此时前来终究是慌了神。
“殿下......”
一只温暖的手掌握住了赵有容的手,朱允熥虽然此时身体抱恙,但是看起来无比地淡定坦然。
“爱妃,别怕。”
只是这么一句话,便让赵有容安下心来。
此时,李善长也来到了居室,他不忘臣子的礼节,朝着床榻上的朱允熥行了一礼。
“参见殿下!”
朱允熥咳嗽了几声,病怏怏的说道:“李相不必多礼。”
李善长见对方小脸煞白的样子,脸上浮现一副颇为同情的表情:“殿下,皇上于昨日殡天,留下遗诏立燕王朱棣为皇帝,如今燕王已经入主金陵,暂代摄政王,允炆殿下逃出金陵,目前尚未追回。”
“燕王性格仁厚,体恤宗族,不忍手足相残,特地让臣来见殿下,希望殿下能够支持燕王登基,共同剿灭叛贼朱允炆,以匡正朝廷,内稳江山!”
朱允熥听了之后,依旧面无表情,但是身边的赵有容已经明白了李善长前来的意图。
他们被囚禁于深宫之中,哪里敢说个不字?
朱允熥平静地看着李善长,问道:“倘若咱不支持四叔登基,四叔又当如何?”
李善长将所谓的先皇遗诏递拿在手中:“先皇遗诏在此,白纸黑字,燕王登基乃是正统,难道殿下要无视先皇遗诏,抗旨不遵?”
朱允熥打开先皇遗诏,这里面却是不同于先前李善长在大殿之中拿出的那副。
展现在朱允熥面前的,却只有一个大字。
“等!”
立于朱允熥面前的李善长却没有丝毫的表情,依旧是一副趾高气昂的样子。
朱允熥收了遗诏,说道:“还请四叔放心,既然是先皇遗诏,那么咱等子侄辈定当遵奉,还请四叔原谅,允熥如今重病在身,不能前去恭贺了。”
那李善长直言:“无妨,待荡清寰宇,请回允炆殿下,就是摄政王正式登基之时,殿下安心静养即可。”
李善长告辞了朱允熥,回去和朱棣复命了。
朱棣听到朱允熥重病,并没有过多的反驳之时,也是莫名地松了一口气。
毕竟,若论正统,当是朱元璋的诸多皇太孙,而朱允熥之母常氏又是正经的太子妃,身为朱雄英的亲弟弟,朱雄英死后,朱允熥才是真正的第一顺位人。
不说外面尚有常茂、蓝玉等人,朱允熥在内依旧有诸多党羽,实在是坐立难安!
“允熥,病得是否严重?李相觉得我是否要去看一看?”
朱棣思索了片刻后问道。
李善长尚未说话,一旁的户部侍郎夏原吉却说道:“不可,陛下,防人之心不可无,万一朱允熥暗地里派人在这里的寝殿之中布下埋伏,陛下此去岂不是凶多吉少?!”
夏原吉此话,令朱棣顿时醒悟过来,差点打了个哆嗦,此言并不是没有道理。
多少帝王将相,就是因为疏忽大意,结果中了暗中刀斧手的埋伏,做了个无头鬼。
李善长拈着胡子,看了夏原吉一眼,拍着朱棣的马屁说道:“夏侍郎此言极是!不过,臣想陛下应该早就想到了才对!”
朱棣听言微微颔首:“不错,其实朕早就想到了,不过,朕戎马一生,岂是几个刀斧手能够解决的?”
经过夏原吉提醒,原本还想要前往朱允熥寝殿的朱棣却怂了。
恰在此时,张玉等追击朱允炆的人前来领兵复命,他们的结果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张玉身穿盔甲,抱拳施礼:“陛下,我等追到京口地界,守将盛庸接过了朱允炆等逆党,往山东地界逃去了,还请陛下恕罪!”
朱棣不想看到的一幕果然发生了,他的脸上却是看不出喜怒。
“盛庸......放虎归山,天下要乱啊!”
朱棣微微挑了挑眉。
接着因为朱允炆逃走一事,深深地拧了起来。
李善长见状,立马开始了表演:“陛下,臣有一计,或许可为陛下分忧!”
听到这话,朱棣脸色稍稍缓和了下,问向对方:“李相有何妙计?”
李善长谋划于胸的模样:“我们可以将先皇驾崩的罪名嫁祸给朱允炆,然后号令诸王群起共讨之,献朱允炆首级者,可封王!”
众人听到这话,不由得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李善长此计,与东汉末年的贾诩的乱武封王之计,又有何异?
一旁的夏原吉连忙道:“不可!李相此计不妥!可曾想过若是如此,我大明百姓必将生灵涂炭,届时,只会引起兵戈祸乱,动摇大明根基!”
李善长当即回怼道:“难道就要看着朱允炆在外虎视眈眈,养虎为患?”
夏原吉摇了摇头说道:“朱允炆始终是疥鲜之疾,不足为惧,只需遣一员大将,率甲士十万,以陛下天威讨之,李景隆、铁铉等人,必将手到擒来!”
深吸一口气,朱棣道:“那夏侍郎以为谁可担当大任?”
犹豫了一下,夏言吉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名字来:“郑国公常茂,可担此任!”
听闻此言,李善长、姚广孝几人齐齐一愣。
朱棣也有些不解:“常茂可是朱允熥的人,卿让他执掌兵权,岂不是养虎为患?”
只见那夏原吉挺起胸膛侃侃而谈:“非也!眼下朱允熥就在宫中,可以说是牢牢地掌握在陛下的手里!陛下此时完全可以以朱允熥为人质,令常茂、常升等人与朱允炆拼个你死我活,削弱这两派的力量,若是他们彼此的人能够拼个两败俱伤更好!”
夏原吉此计不可谓不毒,朱棣有朱允熥在手,常茂等人始终是投鼠忌器,也许真的可以为朱棣所用。
李善长想说些什么,姚广孝却给了他一个眼神,刚要劝谏的他才默默地把话咽了回去。
“此计可行,夏侍郎,宣郑国公常茂觐见!你们,先下去好了!”
李善长和姚广孝等人齐齐告退,而此时朱棣这个消息,也很快地传到了朱允熥的寝宫之内!
原本还在闭目养神的朱允熥立刻睁开双眼,那病恹恹的眸子之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朱元璋突然的一句,却是让蒋瓛整个人都为之一愣。
“陛下?您是说允熥殿下?”
蒋瓛小心翼翼的询问着。
如今,在太子、秦王、晋王都已去世之后。
至少在蒋瓛这个锦衣卫都指挥使的眼中,以如今大明的局势,能够有资格争夺那个位置的,无非也就两人。
一个就是皇孙朱允炆,另外一个自然就是燕王朱棣了。
至于朱允熥?
说句不好听的话,如果不是朱元璋突然提起,就连蒋瓛这个锦衣卫指挥使,都快忘了大明还有朱允熥这号人物了......”
原因无他。
相比于活跃的朱允炆,朱允熥实在是太过的低调了。
低调到,近乎所有人的都要忘记他的存在。
朱元璋静静的瞥了蒋瓛一眼,并没有说一句话。
而很快,他便从蒋瓛的口中,得到了自己的答案。
“启禀陛下,在这几日之中,允熥殿下并未出得宫门一步,也并未接见任何人,一直都是在自己宫中,为陛下祈福......”
此话一出,朱元璋眯着眼睛,轻轻抚动下颌的白须。
一双本来冰冷的眼神中,闪烁着一阵的思索:“为咱祈福?”
突然,朱元璋是轻轻的笑着:“这小子这些年来,一直不争不抢,直到如今,依旧不肯露出哪怕一次獠牙吗?”
“咱这位孙子,还真是纯孝呢......”
话虽然是这么说着,但是蒋瓛却能感觉得到,朱元璋的话语中,带上了一阵明显的失望。
毕竟,和燕王还有朱允炆那几乎明眼就能看出来的野心相比。
朱允熥的表现,实在是太过“正常”了。
正常到,这根本就不是一个对皇位有想法的人该有的表现。
说好听一点,朱允熥这是“纯孝”。
但若说难听一点,那便是......
“烂泥扶不上墙......”
“终是如此么?”
朱元璋闭着眼睛,不住的喃喃着。
“陛下......”
蒋瓛跪伏在地上,言语间已经带上了一丝犹豫之色。
而朱元璋只是瞥了蒋瓛一眼,自然能看出蒋瓛的犹豫:“有何事便说......”
得到蒋瓛的许可,这边的蒋瓛低着头,终于是一字一句道:“还恕微臣无状......”
“如今大明好不容易安定下去,陛下如今这一举,恐怕......”
朱元璋无所谓的笑道:“你是想问,为何好端端的,咱为何要假死吧?”
对此,蒋瓛自然是不置可否。
然而下一刻,朱元璋的话却是让蒋瓛险些吓破了胆:“若不如此,你说说咱该选谁为储君啊?”
一句话,蒋瓛便已经是冷汗淋漓。
选谁为储君?
这些话,真的是他一个锦衣卫指挥使能回答的吗?
“臣......臣惶恐!”
看着把脑袋按在地上,大口大口喘着粗气的蒋瓛。
“怎么?咱又没有问责于你,缘何如此?”
朱元璋展现出了难得的宽容。
而后,就连他自己的的脸上都是带上一丝迷茫。
“蒋瓛,不仅仅是你,就连咱如今都还不知道,这储君到底选谁为好......”
“本来,咱是欲以允炆为太孙的,但是......”
朱元璋低着头:“近年来,他和吕妃做的一些事情,实在是让咱有些寒心。”
“如此无容人之量,容真以其为后继之君,他当真是能善待他的叔叔和兄弟们吗?”
良久,这紫金山上,便传来朱元璋的一声叹息。
随着朱允熥的到来,让朱允炆在朱元璋面前,本来完美无瑕的伪装,早就出现了一丝破绽。
他和吕氏一次又一次暗中针对朱允熥的举动,自以为天衣无缝。
却不知,这一切的一切,都被朱元璋看在了眼里。
所以,自朱标薨逝之后。
朱元璋便没有如同历史上一般做出选择,作为草根平民出身的皇帝。
朱元璋对于血脉亲情,有着迷一般的执着。
在这样去的情况之下,便有了此次朱元璋的假死。
“咱不能见到咱百年之后,朱家人的手上,会沾着咱朱家人的血。”
“若如此,即便再百年之后,又有什么脸面去见妹子和标儿?”
朱元璋的嘴里依旧念念有词。
但所说的那些话,却是让一旁蒋瓛的额头上,有淌过不知道多少冷汗。
所以,这些话真的是他一个人就能听的吗?
好在,朱元璋并没有为难于他。
只是朝着蒋瓛挥了挥手:“让锦衣卫继续严密监视,有任何风吹草动,都要来汇报给咱!”
听得这一句,蒋瓛如蒙大赦的抬起头来:“遵命!”
很快,蒋瓛急匆匆的离去了。
而朱元璋整个人的目光,依旧紧紧的盯在金陵城所在的方向,那目光中带着不解和探究:“标儿啊......莫非是你看错了?”
“那小子,真有什么过人之处?”
......
而此刻,紫禁城中。
自朱元璋“驾崩”之后,整个紫禁城都是直接戒严。
一道道的身影,疾步的朝着奉天殿赶去。
但无一例外的,都是被拦在了殿外。
而此刻的东宫中。
身为太子侧妃的吕氏,此刻却颇有些神色恍惚,她看着面前已经长得比自己还高大许多的儿子,犹豫道:“允炆,这样当真能行吗?”
听得此言,朱允炆转头,神色间却是带上了一丝疯狂:“母妃,如今皇爷爷已经驾崩,事已至此,我们还有什么退路吗!?”
吕氏依旧忐忑:“可......这毕竟是假传遗昭,你这是造反啊!”
“你皇爷爷他,本来就没有立下遗昭。”
“吾儿,你如今所为,乃是假传遗昭,若事情败露......”
吕氏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儿子会如此的疯狂。
就在刚刚,朱允炆告诉他,朱元璋传位于他的“昭书”已经“拟”好了。
可是,吕氏明明就知道,朱元璋在临终前,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的遗昭......
也就是说,朱允炆准备假传昭书,直接篡位!
“此事实在是太过凶险,吾儿三思啊!”
吕氏说着这话的时候,整个人都在轻轻的颤抖着。以往的时候,她的确是望子成龙,因此而打压甚至不惜暗害朱允熥。
然而,这却并不代表着,吕氏有这个造反的胆子。而如今,朱允炆竟然是冒着天下之大不韪,打算通过假传遗昭,直接登基。
吕氏一回想起,历史上那些诸如赵高、胡亥这些私自篡位之人的下场,便感觉一阵的心惊胆战。
而这边,相对于害怕的吕氏,朱允炆则是满不在乎,甚至可以说得上是癫狂了。
“母亲!如今我们还有什么退路!”
朱允炆此刻眼眶都是一阵的猩红:“难道说,吾等坐以待毙,就等着四叔或者朱允熥那个小畜生登基吗!?”
“以往我们对他们做了什么,母亲不会不知道。若等他们登基,哪里还有你我母子二人的活路?”
“儿这不是篡逆,儿是在自救!”

常升一招荡开瞿能的大刀,试图支援吴杰,但是,平安手中的大斧早到,一斧子劈了吴杰!
一代名将吴杰,就此身死!
“吴杰!”
瞳孔骤然一缩,常升看着倒地的吴杰,不免心生悲凉。
战争就是这样,瓦罐不离井上破,将军难免阵前亡!
平安冷笑地看了一眼常升,手中的斧子直接向着他劈去。
收回心神的常升大怒,招招直逼平安的命门!
由于瞿能和常升的关系比较好,没有做出以二打一的事情!
平安心里只有朱允炆这一个主子,他的目的就是把这支兵马全部缴杀,常升今天必死!
“瞿能!你在看着干什么!快和我一起解决了他!那么,你要抗旨不遵!”
沙场相见,就是敌人!
瞿能有些犹豫的看了常升一眼,劝降道:“投了吧常升!否则你会死的!”
谁成想常升怒极反笑:“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立不世之功!今日你我沙场对决,各为其主,瞿能,不必念及往日里的情分,尽管放马过来就是!”
常升其实不是平安的对手,再加上一个瞿能,就更加难以招架了!
瞿能还是纵马加入了战团,不过,只是以拖延为主!
平安却没那么多的顾虑,瞅了常升一个空挡,直接朝着常升的脑袋劈下!
下一刻,常升连同肩膀,都被平安一斧劈了下来。
“父亲......我来,见你了......”
平安再一斧,彻底将常升斩首!
“将他的尸首收敛了吧。”
本以为自己加入战场,能拖上一拖,没想到平安的能力如此之强。
瞿能看着常升的尸首,有些悲凉。
他们二人也曾经同朝为官过。
也曾一起披甲执锐的跟着父辈们在战场上厮杀过。
他们二人将这些粮草全部收缴离开了这里。
有幸存的士兵逃回金陵城,告知了此事,瞬间引起朝野之间的震动!
“陛下!不好了!运粮官常升将军、吴杰将军被瞿能、平安所杀!前线粮草供应不及时,还请陛下支援!”
此时一名小旗拖着残躯汇报着战况。
朱棣听了勃然大怒!
“竖子安敢如此!”
说罢,猛的拍了一下御案站起身来,这也是他戎马生涯多年来,头一次有这么大的损失!
但是内心深处的朱棣却是非常的开心。
反正死的又不是他的人。
常升之死,可以说是断了朱允熥一臂,同时加大了常茂与朱允炆之间本就不死不休的恩怨,这两派也再无和好的可能!
前线的常茂若是知道了这个消息,想必只会更加的卖力,朱允炆可是有的好受了!
只是常升之死,是朱允炆狠狠地打在朝廷上的脸,打的是他朱棣的颜面!
人们会说他朱棣用兵无方,竟然戎马生涯半生,到头来被鹰啄瞎了眼,在朱允炆这个小子手里输了一阵。
这是朱棣所不能忍的!
所以在他面见群臣时,他的脸上满是阴翳,甚至隐隐有发怒的神色。
恐怕谁触怒了朱棣,下一刻将会彻底玩完!
被召见的群臣无人敢做声,最终,还是朱棣打破了现场的宁静:“想必前线的事你们都知道了,常升出师未捷,竟然被瞿能、平安偷袭,捐尸沙场,常氏父子满门忠良,本王知道后,心中甚伤,特地追赠常升为乌程侯,其子常宁承袭爵位!”
不得不说,朱棣拉拢的一手好人心!
这样一来,不仅加大了朱允炆和朱允熥之间的矛盾,也让后者更加尽心地为他效死力!
当真是一举两得。
接着,在停顿了一下后朱棣继续说道:“瞿能骁勇,平安善战,非一员大将不能前往,才能担得起运粮的责任,只是,张玉、朱能、丘福等人目前前往江南平叛,手下竟然没有一员能够抵挡得住瞿能、平安的大将,实在是悲哀!”
“不知众爱卿,可否有什么推荐之人?”
之所以会这样说,朱棣是报了继续削弱朱允熥的心思在里面。
听闻此言,李善长站出来,拱了拱手:“陛下,臣识得一人,或许可敌瞿能!”
朱棣有些意外地看着李善长:“李相,你说的,是何人?”
听到这里,李善长当即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臣举荐汝南侯梅思祖从子,宁国长公主驸马,梅殷!”
此言一出,众人脸上都浮现一抹精彩之色。
“梅殷?”
不少人对梅殷知之甚少,不过,对方好像的确是一员骁勇之将。
这时的朱棣心沉似水,许久后吐出一道旨意来。
“传梅殷前来!”
随着朱棣的传召,不一会梅殷就大踏步向着内廷而来。
只见梅殷一袭大红衣袍,长发飘飘,丰神俊朗,有儒雅公子之貌又不失大将风度。
朱棣见了,不禁暗暗点头。
“见过陛下!”
说着就开始行礼。
朱棣微微一笑:“爱卿免礼!李相举荐你担任前线的运粮官,不知道爱卿是否愿往?”
梅殷有些意外地看了李善长一眼。
按理说,他与李善长并无交情,朝内还有蓝玉、张辅、火真、王聪等人,就算是遣人出征也轮不上他才是!
为何李善长会要求他前往?这其中,是否有什么别的问题!
不过,虽说心中有些疑惑,但依旧是答应了下来。
“臣承蒙拨擢,天命浩荡,自当蒙受天恩,率陛下之懿范,扬皇家之威仪!”
朱棣点了点头,似乎很满意梅殷的回答:“第一批粮草必须赶快送到,梅卿家即日启程,宁国长公主那里,本王自会去说。”
梅殷当即前往兵营,重新带了兵马前往前线运粮。
有了之前常升、吴杰的前车之鉴,梅殷并未放松警惕,安排人下去道:“传我命令,分成两队,一队伪装成客商,直接走大路,往前线运粮,另一队装一些易燃的粮草等物,沿着最近的山间小道,极速前行!”
手下依令去做。
而瞿能、平安斩了常升首级报到远在济南的朱允炆时,他直接乐得几乎快要蹦了起来,脸上完全掩饰不住自身的喜悦!

对于蒋瓛如此这般,朱元璋微微蹙眉,明显有些不悦。
察觉到这一幕,蒋瓛不敢再拖泥带水的,直接把自己勘查的消息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
“皇爷,允熥殿下府上召集了不少的御医,听说他如今重病在身......”
后面的话蒋瓛没有敢继续多说。
要知道,伴随着马皇后、太子等人的病逝,如今的朱元璋可谓是净白发人送黑发人了!
他害怕自己的话还没有说完,朱元璋就怒火中烧,做出什么过激的事情来。
果然,在听说朱允熥生病以后,朱元璋波澜不惊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的错愕来。
他怎么都没有想到,在这样的关键时刻,朱允熥会突然重病。
一想到早早离世的朱标跟朱雄英,他的心脏好像是被人紧紧的攥住了一般。
呼吸都慢了几拍!
目光凝视着远方,朱元璋心中五味杂陈。
难道自己又将白发人送黑发人不成?!在想明白这一点后,朱元璋声音有些沙哑的开开口。
“难道咱真的要成为孤家寡人不成?!”
说着,朱元璋的脸上浮现出一抹痛苦之色。
而此时的蒋瓛额头上不由自主的沁出些许的汗水来。
那是一种无形的压迫感。
许久之后,朱元璋这才回过神来:“你暗中搜罗一下太医院的名医,一定要治好熥儿的病!”
蒋瓛可以明显的听出自家皇爷言语当中的些许变化。
连忙抱拳行礼:“是,微臣一定尽心竭力去做这件事情!”
朱元璋有些乏力的挥了挥手,蒋瓛连忙告退。
等到只是剩下朱元璋一个人的时候,他的泪水打湿了眼眶。
都说最是无情帝王家。
可是,对于自己的亲人,哪怕是冷血如朱元璋这般的存在,内心深处依旧是极为难受。
恨不得立马奔赴朱允熥的窗前,问候一二。
可是如此他选择了假死,显然是有些不现实了。
毕竟还要冷眼旁观事态的发展。
......
金陵城的奉天殿中,一众文武列在两边。
朱允炆这时没有敢直接坐在龙椅之上,不过就站立在龙椅一旁。
目光灼灼的看着下面的众人。
“如今皇爷爷驾崩,诸位可有什么想说的?!”
这时的李善长一步踏出:“国不可一日无君,一日无君,朝局停摆,恐于国不利!”
“故而应早立新君为宜,如此大位已定,则我大明幸甚,百姓幸甚!”
“臣听闻先皇早就有明旨册立允炆殿下为新皇,窃以为殿下应早登大宝为好!”
能够站在奉天殿当中的那都是四品以上官员。
属于人精中的人精!
听着对方言之凿凿的话语。,众人心中明白,恐怕李善长早就已经投靠了朱允炆。
想着做那从龙之臣,才会如此这般着急忙慌的扶持对方上位!
这个时候在武将一列的常茂冷哼一声,脸上有着些许的不悦。
他大刺刺的看向李善长,撇了撇嘴说道:“我等未曾听说陛下立过什么立储的旨意,怎么忽然就冒出来有旨意了?”
“莫不是李大人矫诏,想要拥护允炆殿下,这才做出来的旨意吧?”
要知道,对于常家来说,朱允熥上位更好一些,毕竟双方是实在亲戚!
那时他们常家依旧会风光无限。
常生也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有些懒洋洋的模样,显然是没有把朱允炆放在眼中。
“自古以来都是立嫡立长,允熥殿下就是嫡子,怎么要立一个庶出?”
这话一出,可以说是彻底的刺痛了朱允炆。
刚一开始的时候,朱标的太子妃那是常氏,朱雄英是嫡长子。
可是后面常氏跟朱雄英相继辞世,这才立了吕氏为太子妃!
只不过朱标对于吕氏,向来是没有好脸色就是了。
见到常家兄弟这般说,李善长当即回怼。
“先皇既然已有明旨,那么只需按部就班昭告天下就好,如今在这里争议嫡庶,实在是有些聒噪!”
却没想到,常升根本就不在乎李善长这副嘴脸,反而讥笑道:“若真是先皇遗旨,我们定当遵从,可谁知真假?”
面对常升的挑衅,李善长的双眼几乎快要喷出火来。
反而是御座一旁的朱允炆一脸平静,似乎常升所说,并没有对他造成任何影响。
“常爱卿,也就说如果我能拿出皇爷爷亲自留下来的遗诏,你们就不会有异议了?”
朱允炆此时目光扫过常升,常茂,以及一干的所谓的朱允熥的党羽。
即使他们没怎么说话,恐怕心里也是这样想的。
朱允炆根本就没可能有先皇遗诏。
“李卿,将先皇的遗诏拿出来。”
朱允炆竟然如此自信能够拿出先皇遗诏,莫非,先皇临死之前真的立了朱允炆为皇帝?
常茂和常升有些惊疑不定,他们此刻看向一旁的老臣梅思祖,梅思祖却摇了摇头,示意二人稍安勿躁。
只见李善长拿出先皇遗诏,一道金色的诏书出现,上面还有着天子六印。
“现在,我来宣读先皇诏书!”
李善长神色严肃,展开诏书,开始宣读起来。
随着他的声音在朝堂中回荡,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一样敲在一些大臣的心上。
似乎朱允炆的登基已经成了一个既定的事实,容不得半分更改。
“立四子朱棣诏:昔者哲王受图,上圣垂范,鼎湖当弃,新君当立,四子朱棣,边疆立功无数,故......”
本来还满脸高兴、沉浸在即将登上皇位美梦中的皇长孙朱允炆,听到李善长开口的第一句话,顿时如遭雷击,脸色瞬间变得铁青。
他瞪大了眼睛,指着李善长,嘴唇颤抖,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
在众人眼中,谁都可以去推翻李善长手中的遗诏,谁都可以去质疑这份遗诏的真实性,可唯独他朱允炆不可以啊!
因为他是这所谓遗诏的见证者之一,如果遗诏有假,那他必然会成为众矢之的。
此刻朱允炆只感受到了深深的背叛和欺骗,李善长在此刻竟然骗过了自己,也骗过了所有人!
而常氏兄弟也懵了。
先皇立朱棣为帝?!

但是,王聪一口咬定赵思礼有罪,就是谋逆之罪,大逆不道,按律当斩。
朱允熥见状,直接挑明道:“若陛下觉得岳丈当斩,觉得臣下谋逆,那么便请拿下臣一家,与岳丈一同关入天牢之中,择日处斩。”
朱棣竟然有些意外朱允熥此时所言,没想到他竟然放弃了辩驳。
“好一招以退为进,难道殿下是觉得陛下不敢不成!赵思礼谋反属实,若是不处斩,如何平定人心!”
王聪依旧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
看那样子好像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一般。
看着两个人起了争执,朱棣不由得觉得被吵得脑仁疼:“允熥,按理说赵思礼和大哥是翁婿亲家,本王应该给大哥几分薄面,但是,今日他做的事实在是太过火了,如果不惩戒赵思礼,本王又如何跟朝臣交代?”
朱允熥朝着朱棣拱了拱手,十分悲怆的神色流露了出来:“陛下教训的是,恳请陛下待皇祖父下葬之日,让臣下等一家活葬,追随皇祖父于九泉之下。”
活葬!
听到朱允熥这话,朱棣眼皮抖了抖。
活葬制度自朱元璋立国之时就有,长久以来一直没有废除这个不合理的制度。
如今,朱允熥竟然提出他们一家与朱元璋活葬,若是真的这样做了,那么朱棣能被天下儒林子弟骂死,起码要失去一部分民心。
后世之君后世之民该如何评价自己?
恐怕一口一个唾沫星子也能把自己给淹死了。
朱棣不知道对方是真情实意这么想,还是把他架到火上烤,让他落一个同室操戈,不近人情的罪名。
一时间,朱棣也为难了起来。
“允熥,这是说的什么话,本王岂会让你为父皇殉葬,赵思礼死罪难免,活罪难逃,依你看怎么处理他比较好?”
朱允熥假装犹豫了一下,说道:“让他去为父皇守陵,从此不得踏出寝陵半步!”
守灵!
朱棣也是眼前一亮,这倒是个两全其美之法。
不说别的,朱元璋的寝陵本来就差一个人看守,既然朱允熥提出来,他便顺了对方的这个的请求。
一来显示天威浩荡,二来赵思礼去守灵,也少了一份威胁。
毕竟,赵思礼在巡防营多年,根基太深,若是真的让赵思礼在宫内,他还真的有些不太放心。
其次,朱棣撤下赵思礼来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要撤销这些有着兵马掌握的人的职务,尽量把自己的人提上来,消除潜在的威胁。
“此事便这样好了,下去吧。”
朱棣大手一摆,示意此事就此过去了。
王聪有些不甘心的看了朱允熥一眼,一甩袖袍就此离开。
朱允熥则是一直跪坐在地上,没有起身,直到过了一会儿后,才由赵有容搀扶着,站了起来。
“殿下,让你受苦了。”
赵有容满怀歉意的开口。
“无妨,我们去看看翁丈吧。”
朱允熥尽力安抚着赵有容,和对方一前一后来到天牢之中。
赵思礼看来是没在天牢少吃苦头,全身上下全都是伤痕。
见到两个人前来,赵思礼有些意外,想到什么不好的情况,着急地问道:“殿下!你们怎么来了?莫非......莫非你们受到了为难?!”
赵思礼果然是个火爆爽直的性格,立马朝着狱外大喊道:“你们有什么事冲我来!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一人做事一人当!跟皇孙没有关系!”
朱允熥有些无奈地揉了揉额头,对着赵思礼说道:“岳丈,别喊了,我们都死不了。”
赵思礼这才反应过来,想必自己的行为给女儿、女婿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对方好不容易才摆平了。
“我,允熥,我只是气不过,那个王聪简直是欺人太甚!”
赵思礼有些懊恼地捶墙,他这次是被人利用了,对方肯定是想把朱允熥拉下水。
“不能怪岳丈,毕竟,你在兵马指挥使的位子上太敏感了,陛下肯定要想办法把你调离,这点孩儿还是清楚的,你不愿意入朝中为官,咱就只能想办法把你调到去守皇陵了。”
听到朱允熥这般说,赵思礼也面露惊讶。
“要我去守皇陵?”
朱允熥点了点头:“这是咱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办法了。”
赵思礼看起来心有不甘,但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也只能是如此了:“好,好,这次是我给你们惹麻烦了.......”
朱允熥抬起手来打断了赵思礼的话。
“岳丈莫非认为守皇陵不是个好差事?”
一脸郁闷的赵思礼瓮声瓮气的说道:“守皇陵怎么会是个好差事?要在皇陵之中,每天除了跟皇陵为伴就是和野兽在一起!”
淡淡的笑了笑,朱允熥颇为神秘地说道:“可是皇陵之中,也是不会有人注意到的地方,不说有将近小千人的守陵士卒,要做什么事,也是不会有人注意不是么?”
“当然,跟岳丈之前在巡防营的时候是不能比了。”
听到这番话语之后的赵思礼茅塞顿开一般,眼睛当中闪过一抹的精光,再也没有了先前的颓废之势。
此时的他有些小心翼翼的环顾一周,把各处都扫视了一下,确定了四下无人之后,压低了自己说话的嗓音:“殿下莫非......也有所图!”
一直以来赵思礼都以为朱允熥不争不抢,加之又有病在身,对皇位不感兴趣,今日听他这般说,也反应过来,自己这位便宜女婿,好像也不是愿意郁郁久居人下之辈!
是了,奉天承运的九五至尊,万万人之上的存在,只要是个带把的爷们,那就是有着十足的吸引力的。
怎么可能会不去心动!
朱允熥神秘地没有说话,只是聊闲话一般说道:“岳丈大人这性子真得改改了,小婿可是救不了你第二次了,你也不想赵家真的惹怒了皇上,满门抄斩对不对。”
赵思礼看着朱允熥颇有意味的神情,点头道:“贤婿说的是,老朽也该收收自己的火爆脾气了。”
见状朱允熥笑着言说,嗓门比较大声:“很快就会有人前来释放岳丈大人,那么,我和有容就走了。”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