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红鲤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古代养崽实用手册钟甜雯钟氏结局+番外小说

古代养崽实用手册钟甜雯钟氏结局+番外小说

又一个侑 著

其他类型连载

“娘倒是可以给你讲下,娘家乡过年的习俗。”“娘家乡在哪?”李天冬好奇的问道。“娘的家乡呀!是个很美丽的地方!”钟甜雯脸带上了向往的神色。“有大片耕地,有成群牛羊,有大江大河,有吃不完的美食,逛不完的街。你想吃啥都有,你想……”“我想吃龙肉有吗?”李天冬伸长脖子,满脸你在想啥了的表情看着钟甜雯。这糟心的孩子!钟甜雯也是很无语,从美好的回忆里回到现实。“那倒没有,不过也很多好吃的。”“拉倒吧,要是有那么多吃的,你还能逃荒过来?”李天冬翻了个白眼给他娘。……行吧,确实不合逻辑。“再多吃的也敌不过天灾呀!我们现在是在说过年习俗!”钟甜雯快速把话题找回来。“我们那讲究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

主角:钟甜雯钟氏   更新:2024-11-26 17:25:00

继续看书
分享到:

扫描二维码手机上阅读

男女主角分别是钟甜雯钟氏的其他类型小说《古代养崽实用手册钟甜雯钟氏结局+番外小说》,由网络作家“又一个侑”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娘倒是可以给你讲下,娘家乡过年的习俗。”“娘家乡在哪?”李天冬好奇的问道。“娘的家乡呀!是个很美丽的地方!”钟甜雯脸带上了向往的神色。“有大片耕地,有成群牛羊,有大江大河,有吃不完的美食,逛不完的街。你想吃啥都有,你想……”“我想吃龙肉有吗?”李天冬伸长脖子,满脸你在想啥了的表情看着钟甜雯。这糟心的孩子!钟甜雯也是很无语,从美好的回忆里回到现实。“那倒没有,不过也很多好吃的。”“拉倒吧,要是有那么多吃的,你还能逃荒过来?”李天冬翻了个白眼给他娘。……行吧,确实不合逻辑。“再多吃的也敌不过天灾呀!我们现在是在说过年习俗!”钟甜雯快速把话题找回来。“我们那讲究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

《古代养崽实用手册钟甜雯钟氏结局+番外小说》精彩片段


“娘倒是可以给你讲下,娘家乡过年的习俗。”

“娘家乡在哪?”

李天冬好奇的问道。

“娘的家乡呀!是个很美丽的地方!”

钟甜雯脸带上了向往的神色。

“有大片耕地,有成群牛羊,有大江大河,有吃不完的美食,逛不完的街。你想吃啥都有,你想……”

“我想吃龙肉有吗?”

李天冬伸长脖子,满脸你在想啥了的表情看着钟甜雯。

这糟心的孩子!钟甜雯也是很无语,从美好的回忆里回到现实。

“那倒没有,不过也很多好吃的。”

“拉倒吧,要是有那么多吃的,你还能逃荒过来?”

李天冬翻了个白眼给他娘。

……

行吧,确实不合逻辑。

“再多吃的也敌不过天灾呀!我们现在是在说过年习俗!”

钟甜雯快速把话题找回来。

“我们那讲究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磨豆腐,二十六去割肉,二十七杀猪鸡,二十八蒸枣花,二十九去打酒,年三十包饺子,大年初一蹶着屁股乱作揖。”

“豆腐是啥?枣花是啥?其他我都知道就这两个不知道。”

“好吃的呗,除了这些还有油糖果子、花馍、年糕、粘豆包,今年过年娘通通做给你吃。”

钟甜雯骄傲的抬起头,也不管什么南北差异,将她知道的新年美食通通说了出来,势必要在儿子面前扳回一城。

听到好吃的,李天冬高兴的坐直了身子。也不计较娘之前说的那些关于家乡的梦话。什么家乡不家乡的,有得吃去哪都行。

“真的吗!一听就好吃,娘要多多的做哦。我要带给狗娃他们吃可以吗?”

“当然可以,娘还会做别的好吃的。以后都做给你吃。”

“那我们明天就做吧。就做那个油糖果子,一听就好吃。”

“成!明天就给你做。”

说到这,钟甜雯也兴奋的坐了起来。一只手沾着点茶水,在炕桌上比划着。

“我跟你说呀,这油糖果子……”

屋里温暖如春,烛火摇曳,在窗户上印下两个都快交织在一起的人影。屋外鹅毛般的大雪还在飞舞着,势必要这天地都染成白色。

——————————————————————————

边城城墙上守城的将士分成两拨,一波坚定的值守。时刻盯着远处的动向,一边围着火堆在取暖。

“王爷,这么大雪的,估计那些蛮族人不会再过来了,您还是回去休息下吧。”

一个穿着副将衣服的年轻男子对坐在其中一个大火堆前穿将军服的男子道。

“没事,也不差这一时半会了。”

坐在火堆前看着外面飘落的大雪,李廷希想着这几天违和的事情。

据前方的探子来报,蛮族本来这几天有一场大动作。可是就在五天前却突然退兵了。那探子也没打听出怎么回事就突然龟缩回去了。这对他们来说是好事情,谁都不想在这么冷的时候打仗。而且朝堂上也出了问题,父皇答应的好好的粮草居然断了。更令他担忧的是派回去的信使也没回音。

李廷希搓着手指,看着远方扑簌簌下着的大雪,心里很沉重。

大召国国君一共有十一个皇子,成年的就有八个。算是很和谐的后宫了。他母后是镇国将军的嫡小姐,从小就接受镇国将军国先于家的教育,所以后宫环境很宽松。也就是因为这么宽松的环境,才会把有些人的心养大了呀!

他大哥是大召国的大皇子又是嫡出的,是当之无愧的太子。可自从他大哥当上这个太子后,就开始大病小病不断。母后和父皇都万分小心了,但还是难免有中招的时候。他是大召国的嫡出的六皇子,为了大召国,也为了他大哥将来能有个安定的环境继承,他主动请缨来边关。一年也回不了京几次,大大小小的战打了不知道多少场,他都从李监军升到了大将军,父皇也封他为安北王,将这一块北境都封给了他做封地。

父皇对他们两兄弟是极信任和支持的,比起其他的天家父子来说算得上慈父了。

朝堂是讲究文武不联姻的,他父亲却让他和他大哥都娶了文臣家的女儿。太子妃是宰相司徒复的嫡女司徒氏,他的王妃是大学士袁书阳的嫡女袁氏。

在他这次来边城后,府里就传来袁氏有孕的消息。现在也不知道怎么样了?一直没有消息传来,让他很不安,希望没什么不好的事发生。他那些兄弟可不是什么好相予的。

收回发散的思绪,他又开始担忧起边关的现状了。今年玉安镇突然多了很多兔肉、兔毛出售,据说是那里兔子成灾了,正好解决了些许肉食和皮草的不足。可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主粮和棉衣还是需要靠着京城调度。这一断就看出了北境的不足,还需要大力发展北境的基础产业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他愁粮草都快愁出毛病来了。

“廖副管。”

“属下在!”

“今天下这么大的雪,明天我们再巡山时,还是要多注意是否有不寻常的印记,以免那些蛮族从山上过来。顺便再看着打些猎物回。”

“是!”

雪一直下,边城城墙上的将士像一座座坚挺的瞭望塔。坚定且执着的守护着边关。一个时辰换一次,每个人都是那么认真的坚守着,就算是在这茫茫大雪也阻止不了他们保护家园的心。


回到家也没什么事做,钟甜雯于是改道上了山。她之前说要向山神要点可不是说假的。况且那山寨一直没动静,她也不放心。她还是要去看看。

再说了种田也就是她不能放下的执念。上山挖笋、采果子、再上山多搞几次有用的木材,多打些猎物来钱比种地快的多。而且她也不缺钱。如果不种地,做这些会让人觉得她不务正业,再说了她的儿子将来要参加科举的。有个农民出生比商人出生对科举有帮助。

她不愁钱,但她总想种点什么,这可能就是华国人的本性吧。

山上的雪还没融化,这个时候上山也确实没有什么可做的。她到山寨转了一圈,确定没有人来过的痕迹,就离开了。又到了之前那片果林,打了只野鸡就下山了。

回到家一个人,钟甜雯就在乱想着。如果买了上等田地,那她就多种高粱、玉米。如果不好些的土地她就先种黄豆。也不知道村长家商量得怎么样了。

另一边,村长家正在吃午饭。

“嗯,今天的腊肉好吃。够肥!过年的时候你怎么没拿出来。”村长夹了块晶莹剔透的蒸腊肉对自己老婆问道。

“老头子,今天李钟氏过来说想买田。这是她拿过来的。”

村长老婆看着对面正在吃饭的村长说道。

村长身形一顿,接着又若无其事的嚼着嘴里的腊肉。等咽下这口腊肉才道。

“她买也不是不可以,只是现在哪里有田卖给她。大家现在的日子因为那些进项都算好过。”

说着又不说话了,夹了口菜又过了一会才又道。

“她有说要买什么样的田吗?”

“那倒没有,她又没种过地。知道些啥。”

“那老大家的下午去一趟,问她开不开荒。开荒就过来,不开荒我也没办法给她生出田来。”

村长一锤定音,也不等儿媳妇回复他。就继续吃饭了。他的决定家里都没人会反驳的。

吃过饭,村长家的女人们收拾了一番后,春杏就默默的往钟甜雯家里去了。村长老婆看到大儿媳妇出门了,就单独把村长叫到一边。

“我问你,真的没正经田地了?”

村长感觉很奇怪,今天老婆子是怎么了?平时也没看见多么维护钟氏,还时不时听到她说钟氏命硬。克死这个,克死那个的。

“你干嘛?”

“有田就给她点,一个女人带着孩子不容易。今天她来的时候带了很多东西,走的时候还背地里给了我一两银子了!”

村长秒懂,坐到房檐下的椅子上拿出烟袋。装了一袋子旱烟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

“我知道了,到时候荒地给她量松点。荒地挺好的,前两年不用交税,第三、四年都只交半税。而且这样可以买连着的地,她一个女人也好种,远着点好,不跟男人混一起。”

“行,你心里有数就好。”

村长老婆看自己老头子知道她的意思也就没多说什么,交代完后就去陪她的小孙孙了。

叩叩叩!

钟田雯正在前院发呆的时候就听到了院门被人扣响的声音。她忙起身去开门,门外果然站着她盼望已久的杏花。

“是杏花弟妹呀!可把你盼来了,来,快进屋里来。”

说着满脸笑容的让开身子,想把杏花让进院子里来。

“李嫂子,我不进去了。我公爹要我过来传话的。我公爹说村里没田了……”

听到这里钟田雯心里一沉。

“如果你想买地,考虑荒地的话,可以给你丈量些出来。”

杏花的大喘气把钟田雯的心搞的跟坐大摆锤一样,一上一下的。吓死个人。

“可以的,可以的。我不挑的。我这就跟你家去。”

杏花让开路,钟甜雯立马跨出院子带上门就和杏花往村长家走去。钟甜雯心里一高兴就走得快,根本没注意到后面跟着得杏花已经气喘嘘嘘的了。这要不是为了打听村长家的具体情况,回头准备问下杏花,她们的距离都已经远到看不到人了。

“那个,杏花,不好意思哈。我一心急就走得快了点。”

杏花终于赶上了在前面等她的钟甜雯。

“嗬……嗬……没什么……嫂子,俺脚小。本来就走不快。”

钟甜雯低下头看了下杏花的三寸金莲,眼里满是怜悯。

对哈,这里女人没有和男人一起下地干活的原因还有这个。这里女人普遍都缠小脚了。就算最贫苦的人家都缠了小脚,硬是要干活维持生计的话,就只能忍着疼痛去干活。这对女人的折磨可想而知。

钟甜雯没有缠脚,原主逝去的丈夫其实很疼她。她婆婆在逃难时受够了小脚带来的痛苦,所以也同意她不缠脚。想到这她心里暗自庆幸。

杏花看着钟甜雯的眼神里却也带着怜悯。这个大脚的女人从没体会过像她们这样摇曳生姿,我见犹怜的走姿。大大咧咧的走路像个男人。不过也好,现在都成寡妇了。一双大脚也断了她的男人缘。对给李大哥守寡有好处。

两个女人就在互相怜悯中,慢慢的回到了村长家。一进院门,杏花去婆母那说了声,就赶快回屋歇着了。这一路走来累的她够呛。

“雯雯来了呀,快坐。我去叫你叔来。”

村长老婆,让钟甜雯在院子里的木桌旁坐定就去叫自己老头子去了。

看到村长出来,刚坐下的钟甜雯又站了起来。

“村长叔好!”

“嗯嗯,别客气。坐下吧。”

说着在钟甜雯对面坐下。

“听说你要买地?你是怎么个想法呀?”

钟甜雯在之前的凳子上坐下,只坐了半个屁股。

“去年打兔子赚了些银钱。我这就想着要买些地,一来有些长久的出息可以供养我们母子二人。二来也是置办些产业,将来天冬上学的开销大着了。我要不努力,我怕天冬跟着我吃苦头。”

“嗯,你是个有想法的。李家小子和他娘去的时候你们家的家底怕是掏空了吧!也确实难为你了。村里因为去年大家都赚了银钱,没有卖地的。如果你要买的话,就只能买荒地了。”

村长说着,拿出他的旱烟吧嗒吧嗒的抽了起来。

“大山脚下有片空地,离着村庄有一段距离。前些日子我去镇上开会,现在提倡开荒地。你要愿意我就帮你跑一趟。”

终于说到正题了,钟甜雯激动的站了起来。

“我愿意!”


所以挖塘还是要先从清理石头开始。

钟甜雯只能用耙子慢慢清理石头,直到全池塘都下去二十公分才全是土。这个时候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天。

为了劳逸结合,也是为了能赶上春耕,钟甜雯将其他的田地也规划好,开始挖石头,石头挖累了就来挖下池塘。

挖出来的石头运到田地的边界磊起来。

水泥她是不会做的,毕竟前世她也只是个参军的农村妞不是理科高才生,那么专业的东西她没去了解过,也没必要了解。缝隙里也只是填上加了糯米汁的土,再烧制加固。就这样挖石头,挖池塘来回转换又过去了半个月,池塘才挖好。这期间儿子李天冬也回来过,每次回来都会帮忙运刨出来的石头。

挖好的池塘最深处也才一米六。不是不想再挖深点,她就怕村里的熊孩子会跑过来玩,再出点什么事就来不及悔恨了。一切危险扼杀在摇篮里。

池塘四边都挖了楼梯,为了到了收获时间方便下塘做准备。为了池塘不漏水,她又特地把池塘底部的泥土碾压为碎末状,而后用火针对这些泥土进行加热,再夯实了一遍土地。这样到时候放水进去就不会快速渗透下去,当然四周也这么处理。

修好池塘后,钟甜雯一边收拾田地,一边从河里慢慢运水过来。河底的泥沙,淤泥、小鱼、小虾自然也不放过。能舀进缸里运过来的,都不嫌弃。同时她还去镇上种子店找到了莲子和一些水草种子种到池塘里。

当钟甜雯将她的二十几亩地围了一圈一米高的围墙后,才整理了一半的田地。估计剩下没整理的地,里面的石头可以让她的围墙提高到两米,这是她没想到的。

整理出的土地确实少了一些高度,从池塘里挖出来的土填补了这个空缺,所以她也就没上山挖腐土。

就在整地,填塘的过程中时间过去了两个月。池塘里的水也在钟甜雯的不懈努力下填满了。

池底铺满了一层鹅卵石,水很清澈。钟甜雯从大河里抓了很多鱼,还放入了河蚌、螃蟹。碧波荡漾下,池塘里显得生机勃勃。

因为是钟甜雯一缸一缸水慢慢加进去的,加满后真是满满的成就感。

不要问她为什么不请村里的人一起帮忙整地。其实一开始她也动过这个念头,不过她一个寡妇,要请村里的男人过来帮忙做事,先不说人言可畏,就光她这么大一片地方能不让人羡慕嫉妒恨吗?要知道现在一般富裕的农户家也就才叁五亩地。为了不必要的麻烦,她还是自己来吧,反正她也行的。

夏天来临之前,钟甜雯的田已经收拾得像模像样了。靠山的那边种上了她从镇子里寻来的,品种很好的红枣树、梨树和樱桃树。成片规划的种好占了五亩左右。接着的田她种上了花生、玉米和小麦。池塘的另外一边她给种上了黄豆、棉花还意外的在镇上找到了西瓜的种子,也一股脑的给种了起来。还有不小的一片地种上各种蔬菜。

总之买到什么种子就种什么。

她还围了鸡舍、鸭舍和猪舍。把家里半大不小的鸡仔和猪都搬了过来,还添了一倍的量。又买了三条不错的狗放这边看着,有围墙一时半会也不怕山里的野兽会下来,钟甜雯也会不时的上山驱赶大型猛兽。

村子里也有人到山上挖野菜的时候过来瞄上一眼。皆是摇头,都觉得钟甜雯在浪费土地。要是他们有这么多土地当然要多种麦子,这么多地都种上麦子,到了秋天他们不就有吃不完的粮食了吗?

都不曾考虑过,他们家里有没有能耐种这么一大片地。

这期间下了几场雨,钟甜雯的池塘一直都是满满的。这么大片田地又是才开荒,钟甜雯每天把小鸡小鸭们都放出来让它们自己吃草找食,间接的帮她除草。施肥浇水这方面她就真的顾不上来了,没办法,只能请了村里的媳妇子过来帮忙,她出工钱。

当那些媳妇子到院子里来,看着已经结果的果树,还有郁郁葱葱的蔬菜,池塘里欢快游动的鱼顿时羡慕不已。这要是收获了不知不觉中钟甜雯已经成了她们村的地主了呀!

这以后说她小话时可要悠着点。

都说钱就是胆,明显的钟甜雯已经不是之前的可怜小寡妇了。人家现在有钱,有权,守着儿子没有公婆压制,自己当家做主,真是让人羡慕呀!

特别是她儿子在学堂里读书也读的好,这将来要是当了大官,她钟甜雯就更是她们这些村妇高攀不起的存在了。真要趁现在还能接近她,多巴结巴结。

而钟甜雯这边因为有村里这些媳妇子帮忙收尾,夏天的时候田里的出息买了个好价钱。除了留下一点小果和还没成熟的给孩子们摘着玩就是西瓜剩下了。

不是别人有眼不识金镶玉,而是钟甜雯自己也傻眼了。

那结出来的西瓜,又大又圆。在这些贫瘠的土地上,西瓜可是钟甜雯重点培养的品种。

可是结出来的瓜大多数居然是籽多肉少。最开始钟甜雯还以为是自己种的方式不对,后来仔细回想下,才记起来。在现代西瓜之所以好吃是要感谢袁隆平爷爷的同学吴明珠院士。

要不是吴明珠院士的精心培养,华国可不会有那么多品种美味的西瓜。

她小时候吃的西瓜也是,吃一口瓜,就突突往外像开机关枪一样吐籽的。

还记得她小时候有次夏天正好进城时,有人拉了一大卡车的西瓜请大家免费吃。然后要大家把籽少的西瓜里的籽都回收到一个专门的箱子里。那是钟甜雯童年最美好的一个夏天,甜蜜的西瓜吃到撑。之后每年到那个时候她就吵着要进城,不过再也没碰到过免费吃西瓜了。

她是不是也干脆把西瓜请大家吃了,然后留少籽的西瓜籽做种,试试看。

这个时候也终于知道,为什么古人可以把甜蜜的西瓜浪费了做西瓜霜了。因为根本就没那么甜蜜呀……


钟甜雯醒来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了,因为之前是为了要出门很多天,后院的牲畜的水和食物都是给的够够的。她就没有去过多的关注。

在厨房里洗漱一番后,端了些吃食就回到了房间。一边吃着饭,一边盯着黄金想着怎么处理。

这么多黄金堆在家里是不可能的。要找个安全的地方放好。过去的日子她已经打听到了,玉安镇不算是边陲小镇,但也不是靠近内陆。对照她脑子里的华国地图,约莫是在榆林附近。这里离现在的国界线还有三个镇的距离。照道理说,就算是打仗也还有缓冲的余地。但现在蒙古人已经深入进来了,那就不好说了。毕竟在这个闭塞的时代,她也无从知晓那些人的深入官府知不知道。

明面上肯定是不知道的,暗地里是否已经有官员与之勾结。为了自己的利益对其放行,还是蒙古人自己偷摸跑进来的那就不得而知了。反正他们的深入都不是什么好事。

万一真打仗了要打到这来应该也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么一想,她决定要在镇子上买一套宅子,把这些黄金都放到那里去是个很不错的主意。

这么一想她就赶快行动了起来。

钟甜雯跳下床,穿上鞋子就往装黄金的箱子跑过去。她从箱子里拿了差不多百两黄金,要搞就搞大的。这些单独放着准备明天去镇上看宅子,现在她还要去山里把藏起来的背篓拿回来。

在取回背篓的时候钟甜雯又分别去断崖和山寨看了看,一切静悄悄的,现场还没有被人动过的痕迹。返回家的路上,钟甜雯也没空着手,又装了满满一背篓兔子回来。

第二天,钟甜雯把家里的牲畜都喂了,拿上事先准备好的钱,背上兔子。这次的兔子她没有像之前那样剥皮处理好,因为她现在已经是有钱人了。嘿嘿!

来到玉安镇上,照例找小二将兔子卖了得了些银钱。这次她没有急着离开,而是向他打听起了镇上的中人。

“小哥,这镇上的中人那家比较靠谱呀?”

“中人?怎么小婶子想要在镇上找活做?”

小二哥一边打理着刚送来的各种食材,一边漫不经心的问钟甜雯道。

“不是,不是。这不今年收成好,我有个亲戚想在镇上寻个小房子给租下来,年后他家大儿子要来镇上上学。”

钟甜雯一边胡编乱造一边想着这个理由还算合理吧。

“呀!来镇上上学呀!那你这个亲戚不错呀,将来出个秀才公,你们家就翻身了呀!”

小二哥听说是要来镇上读书了,不免高看了钟甜雯一眼。停下手里的活正色道。

“谢小二哥吉言,要是我那侄儿出息了,定要他来感谢您!”

“呀呀!不敢当,不敢当。让我想想看那个中人好……”

小二哥听了摆摆手,思考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才道。

“你要你家亲戚去西柳巷第二家店铺,上面写着玉安牙馆的,找柳大娘。她做事很公允的。”

“谢谢,小二哥。谢谢,谢谢!”

钟甜雯满脸笑容的向小二哥道谢后离开了。

去西柳巷前,她先到成衣铺给自己买了一身一般偏好的襦裙。将背篓和换下来的衣服都寄存在成衣铺子后她才向西柳巷走去。

西柳巷在镇子的西边,靠近大路不远。钟甜雯走过去的时候看到这里人流量很大,整条巷子有一半是挂着某某牙馆。都有七八家的样子,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玉安镇这么繁华的吗?

在有些牙馆门口还蹲着些一看就是在等活干的大汉,看上去老实巴交的蹲在那。而钟甜雯要去的玉安牙馆门口却是很清爽的,没有什么人围在门口。

钟甜雯走了进去,就有一个机灵的小小子迎了上来。上下打量了下她后才一脸笑容的问道。

“这位婶子,想看什么地段的房子牙,可有相熟的牙人,要我介绍下吗?”

看着这个小子的前倨后恭的样子,钟甜雯暗自庆幸自己先去换了一套衣服。

从一进门就知道她是来看房子这一点看,这里应该是个专门的房产中介了。

“劳烦小哥了,我找柳大娘!”

钟甜雯也很客气的和他说着。

“好的,您里边请。这会柳大娘正好在馆里,我给您请她出来。”

小子把钟甜雯迎到中厅坐下,给她沏了杯茶后才进后堂请人。

钟甜雯一边等着,一边打量着四周。进门后,这里和普通的民居一样的陈设。要不是门口挂着牌子,也不会想到这是商铺。进门直通的就是中庭,中庭中央有一口极大的水缸,里面养着鱼,还有一些碗莲,开着紫色的花,鱼儿在水里悠闲的游着。刚进来的时候那个小小子就是在这里喂鱼来着。

现在她坐着等人的中厅是个很大的厅,大概有60平米的样子。摆放着十八套这种两个椅子一张桌子的座椅。在房子角落还摆放着一个专放茶具的茶水柜,旁边有个小炉子一直在烧着水。屋檐雕刻着招财金宝的图案。嗯……从这点来看,这确实是个商铺。

桌子上,茶香诱人。钟甜雯轻抿了一口湿润了下唇,茶水清甜。轻轻的吹凉了些,就喝了起来。在她喝了半杯茶之后,柳大娘终于从后院掀帘进来,后面还跟着之前的小子。

“不好意思,让客人久等了。”

人未到,声先至。只见柳大娘这人白白胖胖的,满脸笑容的来到钟甜雯身边,还时不时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

嗯,真的很忙的样子。

“客人是想要买个什么样的房子呀?”

柳大娘坐到了钟甜雯对面的椅子上,身后的小小子连忙给柳大娘倒了杯茶。还在她身后帮忙扇着风。

“我想买个大点的带院子的,环境清净点的宅子。最好是离学院近些的。”

“这样啊,我想想。”

听到钟甜雯的要求,柳大娘略微思考了下,就想起了三处宅院。

“有三处宅院符合您的要求。一间就在学院隔壁,是个两进的院子。之前是学院的夫子住的,前些日子这夫子高升到府城的学府去了。就打算卖了这宅子,这宅子……”

柳大娘还要再介绍这宅子,后面的小小子拉了拉她的袖子。


东坡肉这边,现在钟甜雯用筷子轻松的插入肉中,她就添柴开大火进行收汁了。

接着端上来的是东坡肉。看着红润油亮的东坡肉,三个衙役的眼睛都放光了。只见领头的衙役夹起一块东坡肉。方方正正的一块,肥肉在充分的煎煮之后油脂渗出,入口即化,肥而不腻。瘦肉则炖的软烂入味,与肥肉形成完美结合。美妙的口感顺着浓郁的酱汁在嘴里爆裂开来,满口的肉香和满满的幸福感顿时直冲脑门。让领头的衙役幸福的眯起眼睛,等一块肉咽下去后,嘴巴里的口水更加泛滥了。只见他咽下一口口水,里面又夹起第二块。其他人看到头已经动筷了,也立马跟上,手中的筷子都挥出了残影。不一会东坡肉已经见底了,这个时候第二道菜也被端了上来。村长媳妇正要收走已经吃完了的东坡肉,被衙役头子叫住了。

“嫂子慢点,这汤汁可别浪费了。拌饭吃正合适呢。”

村长媳妇只好笑笑的放下空碗。其实之前借着酸甜口的松鼠鱼他们已经干掉一碗饭了,就着东坡肉又吃了一碗,现在居然还要伴着剩下的汤再来一碗。村长老婆在后屋里看着越来越少的米饭心都在滴血。这可是上好的白米饭呀!

将将在一桶米饭快要吃完前,衙役们终于吃饱了。

事情办完,好处也的到了,衙役们也就回城交差去了。

村长老婆终于松了一口气。要不是她死咬着不煮米饭了,这第二桶可能就浪费了的。

由于钟甜雯做了两份吃食,所以家里的女人和孩子也都尝到了同等的美味。都对今天的饭食赞不绝口。村长老婆更是问自己的大儿媳妇偷师的怎么样了?

她大儿媳妇也没藏着,把钟甜雯中午怎么做饭的说了一遍。

“啧,啧,啧,用这么老多油,老多料能不好吃吗?”

村长老婆听了儿媳妇的话后,乍舌不已。这也太费油了,这做一顿饭的油呀,材料呀估计够她们一大家子吃半个月了。

村长家小儿媳可不管费不费油,她刚才只吃了一块东坡肉的。现在还馋得很。

“娘,家里不是还剩下老多材料嘛。这嫂子学了总要试下学会了没,不如今晚就要嫂子试下吧!”

“试,试,试,试你个大头鬼。我还不知道你个馋货,干啥啥不行,吃饭第一名。哎呦喂,我们家当时怎么让你这么个懒货进门了哟!”

村长老婆一听小儿媳妇这么说就来气,顺手一巴掌拍到小儿媳妇背上。

“一天到晚,啥也不干就知道吃!还坐着干嘛,还不去帮你大嫂把碗洗了,再打盆水去给你男人擦把脸!哎呦喂,我这是什么命呀!”

说着抱起小孙子就走了出去。

村长小儿媳瘪了瘪嘴,在心里切了声。就去厨房打水给她男人洗脸去了。至于要她洗碗,她才不去了,今天轮到大嫂做饭,大嫂中午可没做饭,洗个碗算什么。反正她不吃这个亏。

这边钟甜雯在衙役走了后,她也拿着新鲜的田契出门了。她要去她的田地里去看看怎么收拾才好。

这片靠近山的土地很贫瘠,由于靠近山,土里的石头也很多。钟甜雯来回查看着她的田地。她发现小碎石头还好,那种大一些的她现在就发现了有很多都有一张交椅那么大的。这挖出来后,估计土层都要削下去三十公分。不过她可以上山去找腐土,正好肥田。挖出来的石头她也可以将它们磊到靠山的那边用来阻挡山上的动物下来祸害庄稼。

这里离村里有些距离,离村里田地距离就更远了,一个在村这头,一个在另外一头。

至于灌溉嘛?村里经过的那条河正好是田地那一头。如果钟甜雯要浇水的话,那每天都要穿过村子和田地才能到河里挑水过来。

确实很有问题,这就是为什么这边没有人过来开荒的原因了。光是浇地就是个大体力活。一般人都会被这一项给难倒了,但钟甜雯她是一般人吗?

显然,她不是呀!

种什么先不管,先把地开出来吧。今天已过大半,钟甜雯决定明天一早就过来。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钟甜雯就起来了。拿上她的背篓带上新买的农具和水就向属于她的荒地出发了。这时候已经有勤快的人扛着锄头往田地的方向走去。以前对这些人钟甜雯没什么感觉,现在看着他们,她心里有些兴奋与骄傲。她也是有田的人了,而且还是那么一大片。

昨天晚上她就想好了,她用一亩地挖出一个池塘来,用来蓄水。还可以养些鱼虾。靠山边的地围上围墙后用来种些果树,在树林里做些陷阱,作为防止山上猛兽的一道防线。不靠山的这边开垦出来种正经粮食,中间一小部分用来种土豆,红薯,花生瓜子什么的。别问她为什么不全部用来种粮食,嘿嘿!有钱!任性!就是这么牛。

这些规划交给别人估计要半年的时间。现在才过完年,土地都是硬的。当然这个地方还没开始正式劳作起来,请人一起帮忙完可以两个月开垦出来,赶上今年的春耕。所以只要钟甜雯能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地开垦出来,完全是可以赶上今年的春耕。

磨刀不误砍柴工,要开荒时方便就先挖塘。

钟甜雯在这些荒地比较中心的位置找了块地方,大致规划好位置就准备开挖。

只见她用足力气一锄头下去,听见“哐”的一声。锄头飞了出去,钟甜雯的手都震麻了,地上的石头碎成两半,一半和锄头一起飞了,一半还埋在土里。

完了!错估了形式。这地下到底有多少石头呀……

相关小说

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