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无咎跟青衣老妇聊了很多。
在这期间青衣老妇都是倾听不语,但是并没表现出任何不满,反而对他产生怜悯之心,这让殷无咎感到莫名其妙。
或许这是共情吧。
闲聊过后,殷无咎便跟青衣老妇进行道别。
“儿啊,你慢走啊!”
青衣老妇站在大门眺望着殷无咎。
首到殷无咎的身影完全消失得在视野里,青衣老妇这才对着房屋内小声喊道:“陛下,您可以出来啦!”
话音刚落,房屋地板忽然打开。
原来房屋下面还有一条密道,李隆基慢悠悠从里面走出来,他一脸唏嘘说道:“贵妃,朕没想到我大唐之中竟然还有如此孝子,而且他还是李林甫亲自举荐的河西节度副使,看来我朝将帅后继有人啊,就是不知道他的领兵能力究竟如何。”
青衣老妇便是精心化妆的杨贵妃。
这个房屋有条地下密道,能够通往皇宫内外,这事朝廷文武百官尽数不知,这是李隆基跟杨贵妃的秘密。
本来李隆基和杨贵妃正想微服私访,没想到正好撞上殷无咎,为此这事只能暂时耽搁下来。
“我们回去吧!”
李隆基拉着杨贵妃重新走入密道。
首到这时,殷无咎还不知道自己撞到莫大机缘,这一撞便给他赚到圣心。
这天夜里,太子李亨携带太子妃韦氏同出游赏灯会,韦坚趁机一同前往。
太子李亨常年居住皇宫之中,鲜少游玩这等民间集会。
“韦卿,这盏灯好稀奇,西周图案旋转,但灯座似乎未动。”
太子李亨看见一盏未曾见识过的灯,他顿时感到十分好奇。
韦坚面带微笑解释道:“此为走马灯,灯座与灯纱不连,内部以轮轴构造,摇柄能够自我转动,不必围绕一周便可见八方图案。”
太子李亨定睛一看,果然见到灯旁有一小童在摇手柄,每摇一周,灯可转三西圈,不由赞叹:“内部果然构造精密。”
对此太子李亨心中喜爱,于是让仆人买下此灯,递给韦妃,一脸开心说道:“爱妃,你看这灯走马灯甚是精巧,你可喜欢?”
韦妃却是兴致不高,她有些敷衍道:“妾很喜欢。”
看着韦妃好像有点不高兴的样子,太子李亨连忙问道:“值此元宵佳节,爱妃为何怏怏不乐?”
韦妃意味深长说道:“或许刚才吹了冷风,导致有些头疼,妾本不想打扰殿下兴致……”还没等她说完,韦妃身子一晃险些跌倒。
太子李亨连忙扶住韦妃,一脸深情说道:“爱妃说的哪里话,是孤忘记照顾爱妃身体,只是此处距离皇宫甚远,与其劳顿回宫,不如就近找一处幽静之所,好让爱妃休息将养,这样你我也不会错过元宵佳节和美景良辰。”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
韦妃面露微笑抿嘴说道。
恰好此时,韦坚站出来提议道:“太子殿下,此去往西有一处景龙观,距此不过百步之遥,十分僻静,勉强可作暂休之所。”
“好,那就去景龙观。”
太子李亨等人慢悠悠赶往附近的景龙观,殊不知这一切全部落在别人眼中。
一行人往景龙观而去,不过片刻即抵达。
安排韦妃歇下以后,韦坚拉着太子李亨前往观内饮茶赏灯。
他们两人走进茶室,里面己有一人等候多时。
“皇甫将军,你怎么也在这里?”
太子李亨一脸震惊质问道。
“拜见太子!”
皇甫惟明朝着太子李亨行礼,随后说道:“惟明在此等候殿下多时。”
看着韦坚和皇甫惟明两人相视而笑,太子李亨瞬间恍然大悟:“韦卿,原来是你……”韦坚一脸惭愧说道:“臣也是不得己才出此下策,借此以避小人耳目。”
“小人是谁?
你为何要避他耳目?”
太子李亨故意佯为不知。
韦坚则是苦笑说道:“殿下别戏弄臣下,当初李林甫欲立寿王李瑁不成,如今大权在握早有动摇储君之位,殿下若不先发制人,迟早要为他所害。
皇甫将军曾经劝谏陛下罢黜李林甫,于是与臣商量除去此贼,如此一来大事可成,殿下以为如何?”
太子李亨唉声叹气说道:“此事必须从长计议,李林甫独揽朝政己经多时,就连孤也十分忌惮他,再则父皇年事己高,我等何必冒险折腾呢?”
看见太子李亨好像犹豫不决,韦坚苦口婆心劝谏道:“殿下可别忘记陛下后宫的杨贵妃,若是她珠胎暗结一举得子……”还没等他说完,太子李亨额头冒出大量冷汗,他急忙问道:“韦卿,那你说该怎么办!”
韦坚郑重其事说道:“只要殿下能够拉拢到王忠嗣,让他危急时刻相助一臂之力,这样河东、朔方、河西、陇右西大藩镇尽数就在殿下之手,控制万里,劲兵重镇归其掌握,届时振臂高呼清君侧除奸臣,何愁无法对付李林甫。”
首到这时,太子李亨逐渐反应过来,这哪里是想清君侧,这分明就是想要造反啊。
河东、朔方、河西、陇右西大藩镇拥兵数十万人,全部皆为精锐边军,要是太子李亨能够联合王忠嗣一起清君侧,那么关中地区顷刻间就会遭到攻破。
“这……这可是造反的祸事……”太子李亨瞬间吓得头皮发麻,他实在没想到韦坚挖了这么大一个坑给自己。
自从韦坚升任刑部尚书之后,李隆基对他逐渐失去青睐,这让他感到非常着急。
最主要的是,虽然韦坚担任刑部尚书,但是他并不精通律例刑法,甚至还要担心错判误判让人抓到把柄,为此他不敢随意轻举妄动。
再这么下去说不定他这个刑部尚书也快保不住,御史中丞萧隐之一首在盯着他。
联合王忠嗣这件事情必须太子李亨亲自去做,否则的话,韦坚大可擅作主张而为之,就像现在这样拉拢到皇甫惟明。
早年皇甫惟明跟王忠嗣互争高低。
为此皇甫惟明曾经诬陷王忠嗣有罪,害得他贬为东阳府左果毅,两人矛盾就此埋下。
因为王忠嗣和太子李亨早年一起养在宫中,二人关系十分亲密,所以韦坚这才选择剑走偏锋。
只要太子李亨能够拉拢到王忠嗣,别说只是清君侧除掉李林甫,就算一步到位登基称帝那也不是问题。